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一粒米的背后

来源:粮食与油脂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03 17: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大家都知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也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么,一粒可爱的小种子是如何变成我们吃的喷香松软的米饭的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来到了常州

大家都知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也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么,一粒可爱的小种子是如何变成我们吃的喷香松软的米饭的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来到了常州市粮食文化馆。

走进文化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堵印着不同字体的“粮”字的墙。讲解员阿姨指着一个繁体字“粮”说,它的右半部分是“量”字,这是因为古时候的储存环境差,粮食经常会被虫蛀、被鼠雀偷吃或者发霉,剩下的往往只够老百姓勉强果腹,因而分外宝贵。而如今在高科技的帮助下,粮仓内能常年保持干燥,并能防止虫蛀鼠咬,粮食的质量大大提高,所以简化字就用“良”代替了“量”。我们边走边听,接受了一次粮食文化的洗礼。

接着我们走进了粮仓。只见周围矗立着许多灰白色的庞然大物,好像巨大的蒙古包铺开来,有趣极了。讲解员阿姨带我们爬上高高的镂空楼梯,我双手紧紧握住扶手,生怕一松手,就会掉下去。进了谷仓,我踩在稻谷表面的塑料板上,感觉像踩在云堆里。向四周望去,满目金黄,给人一种丰收的喜悦感;扑鼻而来的,是稻谷特有的醇香气息,让人顿时心旷神怡。我捧起一把稻谷,感觉像捧起了一把金灿灿的细沙。当知道这谷堆的深度有六米的时候,我不禁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讲解员阿姨说,还有许许多多与此相同的存储仓。那么,农民伯伯和负责收储的工作人员要花费多少汗水和心血才能得到这样的成果呀!我想起自己有时会剩饭,顿时心生惭愧。真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啊!

离开粮仓,我们来到处理稻谷的地方,也就是把稻变成米的地方。面前这些巨大的机器让我体会到稻谷变成大米的不易。我捡起一粒掉在地上的稻谷,轻轻一捏,稻谷便张开了“大嘴”。我给稻谷脱去“外套”,一颗黄色的米粒蹦了出来。我好奇地问讲解员阿姨:“为什么这粒米不是白色的?”她笑着对我说,这是糠米,那层黄色就是米糠,虽然很有营养,但口感不好,我们日常吃的大米是没有这一层的。我恍然大悟,点了点头。

原来一粒米的背后,竟藏着这么多的付出与劳动!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爱惜粮食吧!

大家都知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也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么,一粒可爱的小种子是如何变成我们吃的喷香松软的米饭的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来到了常州市粮食文化馆。走进文化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堵印着不同字体的“粮”字的墙。讲解员阿姨指着一个繁体字“粮”说,它的右半部分是“量”字,这是因为古时候的储存环境差,粮食经常会被虫蛀、被鼠雀偷吃或者发霉,剩下的往往只够老百姓勉强果腹,因而分外宝贵。而如今在高科技的帮助下,粮仓内能常年保持干燥,并能防止虫蛀鼠咬,粮食的质量大大提高,所以简化字就用“良”代替了“量”。我们边走边听,接受了一次粮食文化的洗礼。接着我们走进了粮仓。只见周围矗立着许多灰白色的庞然大物,好像巨大的蒙古包铺开来,有趣极了。讲解员阿姨带我们爬上高高的镂空楼梯,我双手紧紧握住扶手,生怕一松手,就会掉下去。进了谷仓,我踩在稻谷表面的塑料板上,感觉像踩在云堆里。向四周望去,满目金黄,给人一种丰收的喜悦感;扑鼻而来的,是稻谷特有的醇香气息,让人顿时心旷神怡。我捧起一把稻谷,感觉像捧起了一把金灿灿的细沙。当知道这谷堆的深度有六米的时候,我不禁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讲解员阿姨说,还有许许多多与此相同的存储仓。那么,农民伯伯和负责收储的工作人员要花费多少汗水和心血才能得到这样的成果呀!我想起自己有时会剩饭,顿时心生惭愧。真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啊!离开粮仓,我们来到处理稻谷的地方,也就是把稻变成米的地方。面前这些巨大的机器让我体会到稻谷变成大米的不易。我捡起一粒掉在地上的稻谷,轻轻一捏,稻谷便张开了“大嘴”。我给稻谷脱去“外套”,一颗黄色的米粒蹦了出来。我好奇地问讲解员阿姨:“为什么这粒米不是白色的?”她笑着对我说,这是糠米,那层黄色就是米糠,虽然很有营养,但口感不好,我们日常吃的大米是没有这一层的。我恍然大悟,点了点头。原来一粒米的背后,竟藏着这么多的付出与劳动!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爱惜粮食吧!

文章来源:《粮食与油脂》 网址: http://www.lsyyz.cn/qikandaodu/2020/1003/412.html



上一篇:谁把我的影子挡住了
下一篇:小学高年级古诗词的教学艺术

粮食与油脂投稿 | 粮食与油脂编辑部| 粮食与油脂版面费 | 粮食与油脂论文发表 | 粮食与油脂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粮食与油脂》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